发布日期:2018-08-14
什么样的实习是一份好实习?(上)+ 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实习是一份好实习?(上)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08-29 11:19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接触很多大学生。我发现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实习经历,不仅实习的类型五花八门,收获也各不相同。今天,我想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样的实习是一份好实习,我们又应该从实习中得到什么?
第一个例子是同学A。她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大三学生,专业是统计学。今年暑假,她通过我们找到一个在纽约州实习的机会。这家公司是一家市场营销服务公司,主要帮助中小型企业进行线上数字化营销(online digital marketing)。同学A对未来的期待是继续申请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专业的研究生,也希望能够积累和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我们给她介绍了这份实习。
前两天,我和这位同学聊了一次,听听她对这次实习的反馈。了解下来,她的这段实习,可谓收获颇丰。
首先,她说这家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文化非常好。到公司的第一天,她的老板就对所有人说,在这个公司,如果大家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直接说出来。这家公司不鼓励办公室政治,所以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这一点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次,她在这里接触到了不同岗位的工作。这个公司提供三个部门的实习:Social部门,主要帮助客户运营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SEO部门,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客户提升搜索引擎曝光;还有一个部门是Programming,帮助客户进行网站的运营维护。同学A很幸运地得以在三个部门轮岗,所以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让她接触到了数字化营销的不同方面。
最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三个部门的轮岗,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社交媒体运营对语言的把握要求较高,作为中国人,英语并非自己的母语,所以她觉得自己在social部门并不能发挥自己的强项。而在programming部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虽然她对网站编程很感兴趣,每做出一个网站,也很有成就感,但这个部门的工作也并不如在SEO部门那样可以发挥她的专长。
在SEO部门,同学A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而且,相对其他人来说,她的优势也更明显。这些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作效率上。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她学习了6种不同的数据分析软件,而且出于对数字的敏感,她也总能为团队提出很好的建议。比如说,SEO部门每个月都要给客户提供报告。她发现,整个部门在做报告上花的时间非常多,导致用来真正解决问题的时间却不够。于是,她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提高做报告的效率。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通过自己设计的excel宏功能快速生成报告,节省了大量时间。听到这里,我也很为她的经历感到自豪。
此外,我觉得同学A的实习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进一步融入了美国社会。在此之前,虽然她在美国学习了三年,但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都是上课的时候用英语,下课后就和中国人待在一起,和外国同学的交流并不多。而这家处在纽约州的城郊,距离曼哈顿往北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和很多大城市不一样,这里的人对国际学生和中国人还挺好奇。而且整个公司不大,只有二十多个人,大家也很容易打成一片。在这里,很多同事都会来问同学A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也会特别热情地帮她了解美国。
说来也很好玩,同学A说自己实习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喜欢上了吃芝士贝果(bagel with cream cheese)和花生酱和果酱三明治(peanut butter jelly sandwich)。这两种都是特别典型的美国食品。她说自己原先是很拒绝吃这些的,但是后来,有一位热心的美国同事说,“我来给你做,保证你会喜欢!”她自己烤了面包,又给她亲自涂酱,吃了一口以后,这位同学果然觉得“哇塞,好好吃!”。从此她就对这两种美国食物有了热爱。
除了她,这家公司还有五位实习生,他们都是美国男生。一开始,她觉得大家没有什么可聊的。不过其中一位男生每天都会变换自己胡子的形状,很引人注意。有一天,这个男生胡子的形状很奇怪,她就忍不住去问了一下,于是大家一下子就聊开了,后来也一直相处得很好。她说,这家公司每周一都有早餐会(breakfast meeting),每天的午休时间和每个月的员工生日庆祝, 也都是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好机会。总之,这些都对她了解美国公司文化,融入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听完A的描述,我觉得她真的很幸运。不但公司的文化很积极,老板还能够支持她放手去做不同的事情,接触不同的部门。这样既能让她很好地融入团队,也帮助了她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真正的兴趣和专长所在。
有了这段实习,我们也进一步探讨了她对未来的规划。她说,自己更加坚定了要去申请BA专业的研究生。因为通过实习,自己看到了BA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此外,她还希望申请一些与营销分析(marketing analytics)相关的项目,因为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了营销分析,对这个领域也很感兴趣。
可以看到,一份好实习是可以能够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也能为你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后来,我又问她,“那么在这份工作中,你还有什么困惑和疑惑吗?”
这位同学说,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待了两个月,从对数字化营销一无所知到能够快速上手,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提升得很快。虽然她对这种状态很满意,但也有一点担忧,担心自己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话,这份工作是不是很快就失去了挑战性。
我笑了笑,告诉她,这样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
一方面,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需要认识到职场与校园的不同。在学校,你付了学费,学校就有义务带领你学习,你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但是职场不同,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总是需要人来做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entry level的工作。所以,对于刚入职的人来说,尤其是头几年,学习曲线会很高,但并不能保证永远天天都能学到新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期待。
另一方面,很多人可能对职场技能有误解。初入职场的人,往往会把硬性技能(hardcore skills)看成工作的全部,殊不知其实很多软性技能(soft skills)才是真正推动工作的关键。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目前在实习中学到的都是硬性技能。硬性技能或许更容易习得,但想要走得更远,更长久,你的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等各种软性技能才是必不可少的。在职场中,软性技能并不像硬性技能那样明显和容易学习,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的长期积累,才能慢慢获得。
最后,我还想说,如果大家真的被分配到了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要轻易沮丧,因为往往能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才能真正做大事。比如同学A,她的工作其实就是生成报告,但她能够思考如何让这个过程更有效,并得到了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虽然这部分工作可能做久了也会失去挑战性,但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大家都可以想办法从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这位同学的实习经历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我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大家能够了解到实习的真正价值所在,也希望大家能对实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篇文章,我再和大家分享另一个案例,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第一个例子是同学A。她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大三学生,专业是统计学。今年暑假,她通过我们找到一个在纽约州实习的机会。这家公司是一家市场营销服务公司,主要帮助中小型企业进行线上数字化营销(online digital marketing)。同学A对未来的期待是继续申请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专业的研究生,也希望能够积累和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我们给她介绍了这份实习。
前两天,我和这位同学聊了一次,听听她对这次实习的反馈。了解下来,她的这段实习,可谓收获颇丰。
首先,她说这家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文化非常好。到公司的第一天,她的老板就对所有人说,在这个公司,如果大家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直接说出来。这家公司不鼓励办公室政治,所以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这一点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次,她在这里接触到了不同岗位的工作。这个公司提供三个部门的实习:Social部门,主要帮助客户运营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SEO部门,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客户提升搜索引擎曝光;还有一个部门是Programming,帮助客户进行网站的运营维护。同学A很幸运地得以在三个部门轮岗,所以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让她接触到了数字化营销的不同方面。
最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三个部门的轮岗,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社交媒体运营对语言的把握要求较高,作为中国人,英语并非自己的母语,所以她觉得自己在social部门并不能发挥自己的强项。而在programming部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虽然她对网站编程很感兴趣,每做出一个网站,也很有成就感,但这个部门的工作也并不如在SEO部门那样可以发挥她的专长。
在SEO部门,同学A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而且,相对其他人来说,她的优势也更明显。这些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作效率上。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她学习了6种不同的数据分析软件,而且出于对数字的敏感,她也总能为团队提出很好的建议。比如说,SEO部门每个月都要给客户提供报告。她发现,整个部门在做报告上花的时间非常多,导致用来真正解决问题的时间却不够。于是,她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提高做报告的效率。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通过自己设计的excel宏功能快速生成报告,节省了大量时间。听到这里,我也很为她的经历感到自豪。
此外,我觉得同学A的实习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进一步融入了美国社会。在此之前,虽然她在美国学习了三年,但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都是上课的时候用英语,下课后就和中国人待在一起,和外国同学的交流并不多。而这家处在纽约州的城郊,距离曼哈顿往北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和很多大城市不一样,这里的人对国际学生和中国人还挺好奇。而且整个公司不大,只有二十多个人,大家也很容易打成一片。在这里,很多同事都会来问同学A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也会特别热情地帮她了解美国。
说来也很好玩,同学A说自己实习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喜欢上了吃芝士贝果(bagel with cream cheese)和花生酱和果酱三明治(peanut butter jelly sandwich)。这两种都是特别典型的美国食品。她说自己原先是很拒绝吃这些的,但是后来,有一位热心的美国同事说,“我来给你做,保证你会喜欢!”她自己烤了面包,又给她亲自涂酱,吃了一口以后,这位同学果然觉得“哇塞,好好吃!”。从此她就对这两种美国食物有了热爱。
除了她,这家公司还有五位实习生,他们都是美国男生。一开始,她觉得大家没有什么可聊的。不过其中一位男生每天都会变换自己胡子的形状,很引人注意。有一天,这个男生胡子的形状很奇怪,她就忍不住去问了一下,于是大家一下子就聊开了,后来也一直相处得很好。她说,这家公司每周一都有早餐会(breakfast meeting),每天的午休时间和每个月的员工生日庆祝, 也都是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好机会。总之,这些都对她了解美国公司文化,融入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听完A的描述,我觉得她真的很幸运。不但公司的文化很积极,老板还能够支持她放手去做不同的事情,接触不同的部门。这样既能让她很好地融入团队,也帮助了她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真正的兴趣和专长所在。
有了这段实习,我们也进一步探讨了她对未来的规划。她说,自己更加坚定了要去申请BA专业的研究生。因为通过实习,自己看到了BA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此外,她还希望申请一些与营销分析(marketing analytics)相关的项目,因为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了营销分析,对这个领域也很感兴趣。
可以看到,一份好实习是可以能够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也能为你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后来,我又问她,“那么在这份工作中,你还有什么困惑和疑惑吗?”
这位同学说,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待了两个月,从对数字化营销一无所知到能够快速上手,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提升得很快。虽然她对这种状态很满意,但也有一点担忧,担心自己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话,这份工作是不是很快就失去了挑战性。
我笑了笑,告诉她,这样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
一方面,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需要认识到职场与校园的不同。在学校,你付了学费,学校就有义务带领你学习,你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但是职场不同,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总是需要人来做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entry level的工作。所以,对于刚入职的人来说,尤其是头几年,学习曲线会很高,但并不能保证永远天天都能学到新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期待。
另一方面,很多人可能对职场技能有误解。初入职场的人,往往会把硬性技能(hardcore skills)看成工作的全部,殊不知其实很多软性技能(soft skills)才是真正推动工作的关键。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目前在实习中学到的都是硬性技能。硬性技能或许更容易习得,但想要走得更远,更长久,你的领导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等各种软性技能才是必不可少的。在职场中,软性技能并不像硬性技能那样明显和容易学习,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的长期积累,才能慢慢获得。
最后,我还想说,如果大家真的被分配到了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要轻易沮丧,因为往往能把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才能真正做大事。比如同学A,她的工作其实就是生成报告,但她能够思考如何让这个过程更有效,并得到了一个漂亮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虽然这部分工作可能做久了也会失去挑战性,但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大家都可以想办法从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这位同学的实习经历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我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大家能够了解到实习的真正价值所在,也希望大家能对实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篇文章,我再和大家分享另一个案例,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今年夏天再次在纽约举办了拓达360校友聚会,看到大家在短短几年内,一步步从学生走入职场,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