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6
青梅竹马 vs 高富帅+ 查看更多
青梅竹马 vs 高富帅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05-04 11:22
前一阵子我在美国出差,遇到一位同学,她的教育经历很有意思。
她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UIUC)读硕士,专业比较偏门。上学之后,她的导师——也是UIUC这个领域的唯一一位教授,就要去另一所学校访学了。于是,她不得不从其他学校找一位教授来当导师。
后来,她很幸运地找到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一位教授。因此,她在UIUC读书的两年,其中有一年是在芝加哥度过的。
我很好奇地问她:“你在这两所学校都待过,更喜欢哪个呢?”
她笑了笑,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UIUC呢,就像是我的青梅竹马。而芝加哥大学则是一个高富帅!”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比喻,心里更好奇了。“那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这就好比是和青梅竹马结婚,还是和高富帅结婚一样,如果一定要选的话……”她顿了顿说,“我会选择青梅竹马”。
这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熟悉这两所学校的人都知道,芝加哥排名更高,所在的城市也更有名。
“为什么呢?”我问她。
她说:“UIUC确实不像芝加哥大学那样高大上,这里很朴素,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每个人都很真诚。”
“在UIUC,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很亲切友好。这里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注,你一下就能感觉到,他们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关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觉得很自在、开心。
“而在芝加哥大学,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普通的教职人员,总有一点‘端着’的感觉。”她说。
“芝加哥大学确实是一座很优秀的学府,这里的每个人也都很清楚自己在一所好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这一点很棒。不过也可能正因为如此,你不太能感觉到那种真诚,”她补充道。
这种“青梅竹马”和“高富帅”的比喻可谓精妙。我们做留学咨询工作,也经常被问到“我该去哪所学校”这样的问题。类似的抉择也往往在“青梅竹马”和“高富帅”之间发生。
刚开始做留学咨询的时候,我经常会花很多时间向客户介绍一所学校,尤其是那些我认为排名虽然不高,但环境、师资各方面都很不错,也很适合那个同学的学校。尽管如此,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不顾一切地选择排名高的学校。或许他们并没有体会过“青梅竹马”的感觉,所以一律向“高富帅”看齐。
这种只看“排名”的趋势,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的变化。 最近几年,这样的倾向更是严重,不管你怎么去介绍一个学校,大家对学校的认知往往还是由“排名”决定,真是让人感到无力。
但无论如何,我想说,我还是不会放弃青梅竹马。我看到过很多同学,他们没有走大众追捧的那条路,选择了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也因此获得了很棒的体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也相当成功。
这次在纽约,我和一位老客户见面,虽然平时联系并不多,但是8年未见,见面时免不了感到激动。我想起当年这位客户被几所排名前三十的学校录取,最后我们建议她去一所排名并不高的学校,原因是当年美国金融危机刚过,很多在纽约的金融机构搬到了那所学校所在的城市,我们认为当地就业几率会更大。而这位同学在慎重思考后,听取了我们的意见,选择去了这所学校,毕业后果然在当地的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找了工作,工作三年后,又跳到了现在这家在纽约更知名的金融机构,并且在一个重要的部门担任director, 管理二十多位分析师。几年前这位客户还建立了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以说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不能说她现在的生活一定会比当年如果选择去一所排名更高学校更好,不过,这位客户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是非常满意的,也一直对我们当年的建议心怀感激。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看到,选择人也好,学校也好,或者任何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而青梅竹马未必比不上高富帅啊。
她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UIUC)读硕士,专业比较偏门。上学之后,她的导师——也是UIUC这个领域的唯一一位教授,就要去另一所学校访学了。于是,她不得不从其他学校找一位教授来当导师。
后来,她很幸运地找到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一位教授。因此,她在UIUC读书的两年,其中有一年是在芝加哥度过的。
我很好奇地问她:“你在这两所学校都待过,更喜欢哪个呢?”
她笑了笑,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UIUC呢,就像是我的青梅竹马。而芝加哥大学则是一个高富帅!”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比喻,心里更好奇了。“那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这就好比是和青梅竹马结婚,还是和高富帅结婚一样,如果一定要选的话……”她顿了顿说,“我会选择青梅竹马”。
这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熟悉这两所学校的人都知道,芝加哥排名更高,所在的城市也更有名。
“为什么呢?”我问她。
她说:“UIUC确实不像芝加哥大学那样高大上,这里很朴素,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每个人都很真诚。”
“在UIUC,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很亲切友好。这里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注,你一下就能感觉到,他们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关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觉得很自在、开心。
“而在芝加哥大学,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普通的教职人员,总有一点‘端着’的感觉。”她说。
“芝加哥大学确实是一座很优秀的学府,这里的每个人也都很清楚自己在一所好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这一点很棒。不过也可能正因为如此,你不太能感觉到那种真诚,”她补充道。
这种“青梅竹马”和“高富帅”的比喻可谓精妙。我们做留学咨询工作,也经常被问到“我该去哪所学校”这样的问题。类似的抉择也往往在“青梅竹马”和“高富帅”之间发生。
刚开始做留学咨询的时候,我经常会花很多时间向客户介绍一所学校,尤其是那些我认为排名虽然不高,但环境、师资各方面都很不错,也很适合那个同学的学校。尽管如此,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不顾一切地选择排名高的学校。或许他们并没有体会过“青梅竹马”的感觉,所以一律向“高富帅”看齐。
这种只看“排名”的趋势,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的变化。 最近几年,这样的倾向更是严重,不管你怎么去介绍一个学校,大家对学校的认知往往还是由“排名”决定,真是让人感到无力。
但无论如何,我想说,我还是不会放弃青梅竹马。我看到过很多同学,他们没有走大众追捧的那条路,选择了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也因此获得了很棒的体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也相当成功。
这次在纽约,我和一位老客户见面,虽然平时联系并不多,但是8年未见,见面时免不了感到激动。我想起当年这位客户被几所排名前三十的学校录取,最后我们建议她去一所排名并不高的学校,原因是当年美国金融危机刚过,很多在纽约的金融机构搬到了那所学校所在的城市,我们认为当地就业几率会更大。而这位同学在慎重思考后,听取了我们的意见,选择去了这所学校,毕业后果然在当地的一家大型金融机构找了工作,工作三年后,又跳到了现在这家在纽约更知名的金融机构,并且在一个重要的部门担任director, 管理二十多位分析师。几年前这位客户还建立了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以说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不能说她现在的生活一定会比当年如果选择去一所排名更高学校更好,不过,这位客户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是非常满意的,也一直对我们当年的建议心怀感激。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看到,选择人也好,学校也好,或者任何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而青梅竹马未必比不上高富帅啊。

这次在纽约很难得和我姐一起度过了一个悠闲的下午。很多人都看不出我们是姐妹,的确,我们在外表和性格上非常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又出奇的相似,比如说如何做选择。